時光荏苒,歲月如歌。畢業之際,作為一名臨床醫學背景的應屆生,我對醫藥行業充滿熱情,卻也深知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。初進公司,面對全新的環境,心情既激動又忐忑。轉眼間,我加入正科醫藥大家庭已整整一年。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,我逐漸從一名醫學新人成長為合格的醫學專員。
入職初期,我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參與立項產品的調研與臨床價值評估。產品立項是藥品研發的第一步,也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,而立項的前提是對藥品信息、臨床試驗數據、專利布局的宏觀掌握,這對剛接觸藥物研發的我而言,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。為此,我學習了相關專業數據庫的使用方法,通過提高自身信息檢索的能力來增強對行業動態的敏感度;同時參與了多個項目的立項討論,學習如何從臨床需求出發,結合市場趨勢、競爭格局、技術可行性等多維度進行分析,從而形成科學合理的立項建議;同時,我也跟隨領導參加了一些會議和論壇,了解前沿藥品研發動態和進展,開闊自己的眼界。在領導和同事的熱情幫助與悉心指導下,我逐步熟悉了公司產品立項的整個流程。
明確產品的醫學定位也是我日常工作的重點。這不僅需要扎實的醫學知識,更要的是從臨床需求出發,結合流行病學數據、治療現狀及未滿足的臨床需求,系統評估產品的潛在價值。作為連接研發與市場的橋梁,在撰寫臨床價值報告的過程中,需要將復雜、專業的醫學信息轉化為清晰明了、有說服力且易于理解的文字,讓市場看到產品的潛力。每當撰寫完一份臨床價值報告,都會給我帶來滿滿的喜悅和成就感,讓我深刻體會到醫學專員崗位的意義。
進入下半年,我的工作重心逐漸從理論轉向實踐,從辦公室走向臨床一線,從立項前的臨床調研深入到后期臨床試驗的開展。
預立項產品有時需要通過臨床調研來明確其應用前景,因此我與多位臨床醫生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交流,進一步了解臨床工作現狀和疾病治療的現行主流方法。每一次走訪調研都是一次深度學習的過程,是思想的碰撞與靈感的迸發。醫生們從實際臨床需求出發,為公司預立項產品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,幫助我們明確了產品開發的臨床價值與方向。每當產品的立項依據和臨床價值獲得臨床醫生認可,都讓我倍感欣喜。正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實踐,加強了我對疾病領域和治療路徑的認識,也更加堅定了我對醫學工作的敬畏與熱愛,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醫學工作的責任與使命。
而當我開始參與臨床試驗的設計與開展時,各種陌生的專業名詞、試驗流程和GCP規范都讓我手足無措。如何在遵循法規的前提下,結合產品特性和臨床實際制定科學合理的試驗方案,曾困擾我許久。幸運的是,在大家的幫助下,我慢慢熟悉了設計要點,緩解了焦慮,學會了從容應對。如今再回想起最初那些被反復修改、面目全非的方案草稿,恰似成長路上的印記,記錄著我從生澀到篤定的每一步。
回望這段成長歷程,既有初入職場的懵懂與探索,也有逐漸融入團隊后的自信與從容;既有面對挑戰時的忐忑與不安,也有突破自我后的欣喜與成就。這一年里,我懂得了作為醫學專員需要肩負的責任與使命,也深刻體會到“人為本、正為先、科為導、終為始”的公司理念,這不僅是成長的起點,更是奮進的號角。
困難是成長的催化劑,而領導和同事的溫暖幫助則是我前行路上最堅實的依靠。這些工作中的小確幸和大意義,不斷提醒著我這份職業的價值所在。未來的路還很長,我將繼續秉持公司理念,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,拓展醫學視野,努力讓我的醫學知識在崗位上發揮更大的價值。